貴州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畢業(yè)于蘇州絲綢工學院的馬可,,早在1994年就獲得了第二屆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至今仍是該獎項最年輕的記錄保持者,。2013年,馬可以個人身份為第一夫人彭麗媛提供個人定制服裝服飾,,更獲得國內外時裝界廣泛好評,,成為“國內頂級品牌服裝設計大師”。
時裝事業(yè)上的成功令她備受世界各大時裝周的青睞,,這十年里,,她多次參加巴黎時裝周、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等國際性活動,,在珠海,、北京等地也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馬可說:“貴州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藝,,紡織,、刺繡、苗繡,、蠟染技藝等民族元素是其他民族文化難以企及的,”更為她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豐沛的靈感,。
早在2000年,馬可就開始對全國各地民間手工藝進行走訪和調研,,唯獨貴州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藝,,特別是黔東南州的苗族服飾令她情有獨鐘。走過88個貴州村寨的馬可,,通過一次次的鄉(xiāng)野調研,,不僅學習到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古老智慧的生活哲學和綠色生活方式,貴州豐富的民族資源對她個人創(chuàng)作上的成長,、設計思想的形成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早已把貴州視為第二故鄉(xiāng)的她,,就連婚禮也是在貴州黎平侗寨舉行的,。
本次展演的主題定為 “尋根溯源”,,尋的是文化之根,溯的是生活之源,,馬可說:“這正是我對貴州民族文化情有獨鐘的最好詮釋,。”
這不是一次常見的T臺走秀
此次 “尋根溯源”展演并非常見的T臺走秀,,而是結合了貴州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民歌,、舞蹈、樂器等元素創(chuàng)作而成,,并由貴州本地的各民族原住民參與演出,。
而展演呈現(xiàn)的42套全手工服裝作品,是馬可多年來對貴州民間手工藝調研成果基礎上,,以國際化視野精心設計而成,。展演的舞臺設計和表現(xiàn)形式把貴州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進行了深度融合。
馬可說創(chuàng)作團隊希望通過那些千百年來一直陪伴著貴州人民的染布晾曬,、田間勞作,、民族歌舞等日常生活場景,來喚起人們對祖先農耕生活的記憶以及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貴州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的感悟,。
每次來到貴州都有重返故里的感覺
采訪時,,馬可對記者真誠的說到:“在貴州調研十幾年來和貴州手工藝人們同吃同住,是我覺得作為設計師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每次來到貴州都有種回家的感覺,。”
貴州是眾多民族文化的根源,,馬可說,,一方面希望盡己所能利用“無用”這個平臺,尋找新的傳承人,,讓更多的年輕人來貴州學習傳承貴州手工藝文化,。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帶動貴州手工藝人及手工藝產業(yè)的深度互動,與貴州的手工藝傳統(tǒng)文化有機碰撞融合,,讓豐富多彩的貴州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帶著對貴州深深的眷戀,,馬可決定“無用?尋根溯源”民族文化展演活動后,,將會在貴州落戶成立工作室,并建立設計生產基地,,讓更多手捧傳承技藝的特殊群體走上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Copyright © 1999-2015.www.hkfc.hk All rights reserved.
學院專業(yè):三年制服裝設計專業(yè)學歷教育班,,一年制/二年制服裝設計專業(yè)港院文憑班,,各類短期課程培訓班,技能鑒定考證考前培訓班,,高級服裝紙樣實戰(zhàn)班,,高級服裝設計研修班等更多專業(yè)可以讓學員選擇
香港服裝學院是一所知名服裝院校,現(xiàn)向全國招生服裝制版培訓班,服裝設計師專業(yè),服裝設計速成班,現(xiàn)向服裝設計重點招生廣州服裝設計學習的機會.學院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宗旨.